“里光,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,你卻看不見了……革命使我們結合,我們又為革命分離,為了革命,我已獻出了你,更要為革命和你,獻出我們的孩子和我自己……”
江西文演教育特推出“紅色歲月志·學習正當時”專欄,帶著敬意重溫那些紅色歲月中不朽且閃光的瞬間,傳承紅色基因,弘揚紅色精神!
在冀東烈士陵園革命烈士紀念館,記者被一張泛黃的報紙吸引住了,標題上寫著:“永遠寄不到的信”。
“這封信是妻子李強得知丈夫胡里光犧牲后含淚寫下的,遺憾的是,他卻永遠收不到了?!敝v解員告訴記者,胡里光是冀東軍區(qū)十二軍分區(qū)政治部主任,1947年在柴胡欄子戰(zhàn)斗中犧牲。
隔著七十余載的光陰,這對革命伉儷至死不渝的深情摯愛,依然力透紙背,讓人熱淚盈眶。
雨后的烈士陵園,蔥翠中充溢著安寧。
我們在胡里光烈士墓前久久佇立。剛剛30歲,也曾有美滿的家庭、可愛的孩子。究竟需要怎樣的勇氣和執(zhí)著,才可以舍棄火熱的生命?
胡里光肖像照
在北京市東城區(qū)小取燈胡同一座幽靜的小院里,記者拜訪了胡里光的女兒——76歲的胡驍焰老人。
“這是我和父親?!弊跁狼?,胡驍焰雙手捧起一張黑白照片,細細端詳。這是她親手拼接的一張跨越時空的“合影”,30歲的父親和18歲的她,同樣堅毅地看著遠方,年輕而美好。
“父親犧牲時,我剛一歲?!睆臎]感受過父愛,沒聆聽過父親教誨,深深的遺憾一直縈繞在胡驍焰心頭。看著這樣一張照片,就仿佛父女倆終于“團圓”。兩鬢斑白的老人一遍遍撫摸著照片,紅了眼圈。
父親身后,什么都沒留下。只有這封家書,可以讓胡驍焰去感知陌生的父親,“每每讀起,總感覺離他又近了些?!?/p>
“從參加革命第一天起,爸爸就做好了犧牲的準備?!闭绾斞嫠?,家書中多次提到犧牲,胡里光曾這樣告誡妻子:“假如被敵人抓住,那就要做好犧牲的準備?!?/p>
“他是這樣說,也是這樣做的。”胡驍焰曾多方求證,1947年5月21日拂曉,出席完冀察熱遼第一次黨代表會議歸途中,冀東代表團70余人在熱北赤西縣柴胡欄子村宿營,遭到一千余敵人襲擊。胡里光和同志們頑強抵抗:“堅決突圍,寧死不當俘虜!”
炮聲隆隆的戰(zhàn)場仿佛穿越歷史,撲面而來。記者依稀看到,一個勇毅的身影奮起反擊,用火熱的胸膛擋住敵人的槍口,直至流盡最后一滴鮮血。
如果說生與死的距離不可逾越,那精神的傳承卻可以跨越時空,薪火相傳。
瀏陽河畔的湖南省瀏陽市高坪鎮(zhèn)是胡里光烈士的家鄉(xiāng)
“小時候爸爸叫我小丫?!焙斞孀铗湴恋氖?,就是把名字改成父親喜歡的樣子。取“驍”字,誓將驍勇善戰(zhàn);取“焰”字,是因為父親名字里有“光”字,她希望像“光”一樣耀眼。
大學畢業(yè),同學都想留在北京,胡驍焰卻主動要求參軍,而且“越遠越好”。最終她得償所愿,到南海艦隊當了一名護理兵?!耙窀赣H那樣,到更需要我、更能磨煉我的地方去?!彼龔牟缓蠡?。
“我多么想對爸爸說,女兒沒給他丟臉?!焙斞嬗檬謸沃?,一動不動,眼淚一滴滴從臉頰滑落。
唐山到瀏陽,山水相隔1500公里。這是胡里光烈士與家的距離,跨越大半個中國。
瀏陽河畔。河水起伏波光閃爍,像一顆顆躍動的歸心。記者乘車從瀏陽市區(qū)出發(fā),沿河溯流而上,來到胡里光的家鄉(xiāng)高坪鎮(zhèn)高坪村。
胡里光曾住過的土坯房處,一座二層小洋樓拔地而起,如今住著他的侄子胡云俊一家。瓷磚墻體、落地窗戶,一扇厚實的朱紅色鐵門朝南打開,門上一塊紅色牌子“共產(chǎn)黨員之家”。
“革命的種子,在叔叔童年時期就種下了?!弊陂T前枝繁葉茂的桂花樹下,76歲的胡云俊緩緩說道:“奶奶經(jīng)常掩護地下黨在家里秘密開會,聽說這些人冒著生命危險是為讓窮人過好日子,叔叔說,他也要像他們一樣做個好人?!?/p>
認準了信仰,就一往無前?!澳菚r叔叔剛13歲,就硬要和哥哥姐姐一起去打敵人,誰都攔不住,扛起梭鏢就跟著紅軍走了。”叔叔的“固執(zhí)”,令胡云俊充滿敬意。
在瀏陽,他扮成撿柴的孩子溜進敵人哨所,成功偷走四支槍;長征路上,他只在擔架上躺了三天,就堅持拖著傷腿走路……
在胡云俊的講述中,一個充滿血性、向死而生的胡里光逐漸真實可感。
“叔叔犧牲的消息傳來,奶奶嚎啕痛哭,‘哪怕留下一個也好啊’?!闭f到這里,胡云俊早已淚流滿面。當時,胡里光的哥哥、姐姐、姐夫都已犧牲,一門四忠烈。
魂飛千里,盼歸來,此水此山此地。
走進客廳,只見正對面墻上一字排開,高高懸掛著爺爺、奶奶、父親、叔叔的黑白照片;側面墻上是一張全家福,幾十口人緊緊圍坐笑靨如花。仿佛時空的交匯,幾代人前后守望、互相砥礪。
“就想讓先輩們看看,他們的血沒白流,都過上好日子嘞!”這是胡云俊特地安排的。
如今,胡家的年輕后代,個個有出息:36歲的胡斌搭上電商快車,在紙塑包裝領域干得風生水起;34歲的胡佳競選上村里的支委,帶領村民奔向好日子;32歲的胡潔主動要求到鄉(xiāng)鎮(zhèn)派出所,扎根基層為百姓解難題……
道吾山上,蒼松青翠,杜鵑正艷。
半山腰的瀏陽烈士陵園里,長長的英名墻如同張開的兩翼,上面鐫刻著2萬多個英烈的名字。在“解放戰(zhàn)爭時期”一欄里,我們看到了“胡里光”。
一場淋漓的春雨,洗盡了紀念碑上的灰塵,碑文愈顯清晰——
“人民英雄永垂不朽!”